武汉大学肖湘衡教授团队以甘油氧化反应(GOR)替代析氧反应(OER)优化了电催化水分解体系,并通过掺入过渡金属元素成功调控了MnO2的d-p轨道杂化,进而加速了甘油氧化过程中的氢转移。
正文内容:

开发高性能、无惰性的金属电催化剂是甘油氧化研究的关键步骤,这需要深入了解催化反应机理。表面吸附强度和氢转移率是决定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,并且生物质分子中的C-H键活化和脱氢过程通常被证明是通过晶格氧介导的氢转移发生的。然而,金属中心(如Mn位点)过强的d-p耦合会导致晶格氧轨道的过度占据,从而间接降低晶格氧在有机分子后续氢转移过程中的活性。通过采用具有弱d-p耦合特性的过渡金属元素来实现对双八面体活性中心的精确调控,就有可能在保持单一位点(Mn位点)的强d-p耦合吸附特性的同时,调节晶格氧的轨道特性以加速氢转移。
该研究工作加快了甘油氧化过程中的氢转移速率,且电化学原位拉曼和DFT计算证实了这种调节策略的有效性。原位拉曼结果表明Ni-MnO2 能自发激活甘油分子,并驱动甘油分子上的氢转移到晶格氧位点,从而诱导催化剂发生连续相变(α-MnO2→Mn3O4→δ-MnO2/MnOOH),其中MnOOH是主要活性相。DFT计算表明Ni掺杂使得d轨道展宽,从而调节了晶格中氧费米级附近的p轨道分布,这会产生相对较高的空轨道态,进而促进氢转移过程。Ni-MnO2达到10 mA cm-2的电流密度时仅需1.16 V vs. RHE的低电位,产物甲酸盐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9.7%,并且具有长达80 h的优良稳定性。这项工作为平衡生物质分子的吸附和活化提供了新的见解,同时为设计高效的生物质氧化催化剂提供了通用的调节策略。论文第一作者为武汉大学杨梦华和杨铭宇,通讯作者为柯尊健博士后、贺栋副研究员和肖湘衡教授。
该研究结果以“Tuning d-p hybridization in manganese oxide to accelerate hydrogen transfer in glycerol electrooxidation”为题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。
Citation:Yang M, Yang M, Liu H, Huang C, Yang Y, Dai H, Li W, Ke Z, He D, Xiao X. Tuning d-p hybridization in manganese oxide to accelerate hydrogen transfer in glycerol electrooxidation. Sci. China Chem., 2025, DOI: 10.1007/s11426-025-2750-x.
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可查阅全文。
文章链接:http://engine.scichina.com/doi/10.1007/s11426-025-2750-x
(通讯员:杨梦华)